top of page

授課時間:7/22(六)  10:00-12:00

安平樹屋樹木學

林暐翔老師

台北永和社區⼤學-樹⽊學老師;「愛樂活-台灣農業讚」網路農業⾏銷平台農業技術顧問;「台灣農⾔社-環境綠化公司」綠化技術顧問;原來學苑、跑蛙⾃學團、新城共學聯合⽣態農耕老師。

 

江湖⼈稱植物⼈老師,長年建構植物、⽣態、農業科普教材化,探究⼈為與⼟地⽣態的技術關係,推廣⽣態科普教育,並致力輔導農⺠技術轉型⽣態友善耕作。

課程主題:樹⽊如何成為⽣態界巨⼈

樹⽊⽣長與逆境的關係

以樹木科普的知識分析,深入了解樹木在逆境中的適應與成長。從各部位拆解,如樹⽊如何長⾼、長壯到長⽣不老?葉⼦如何成為度過全球暖化的利器? 樹幹如何成為⾯對強風的盾牌? 根系如何養活⼀棵樹? 在這堂科普學堂裡,即能了解樹木之所以成為巨人的原因!

8/05  安平濕地學

授課時間:7/29(六)  10:00-12:00

安平樹屋生態學

楊國禎老師

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;台大植物系學士、碩士、博士;自然資源保育科高考及格;曾任職台大助教、林業試驗所、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副教授。

 

積三十年研究植物分類、植物生態之本土經驗,長期為提升自然科學水準而默默耕耘,足跡遍佈各大高山、離島,舉現世台灣植物經驗暨獨到見解,幾近無人敢稱其右。而古道熱腸,襄贊社運、環運種種研究、調查,始終以幕後之姿無怨無悔大付出,堪稱台灣水牛精神之典範。近年亦願為各項社會公益走向台前。

課程主題:榕樹是固堤護岸的優等生

打破榕樹破壞建物與陰的錯差觀念

榕樹從來都不會破壞建築物,更會盡可能的用根加以保護,但一

直承擔著建築自然毀壞(廢棄、疏於照料與偷工減料)的欲加之罪,榕樹就成為了被獵殺的女巫。

台灣本來到處都有榕樹與建築體共生的景觀:它不但不會破壞建築物,反而會直接附著在水泥牆,根往上伸長進土裡讓植株掛住,並吸收水份、礦物質,其他的根則鋪在水泥上拓展,最後包起來保護它,這樣發揮天人合一的效能,可說是良好的固岸護坡之樹種。

更換實作照片

安平濕地學

授課時間:8/05(六)  10:00-12:00

莊孟憲老師

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/生態保育組組長;台南市社區大學-自然與環境老師;曾任職高雄洲仔濕地的執行長;參與過臺灣溼地保護聯盟的工作,學甲區濕地復育的魚蟹類調查研究亦是經由他之手。
莊老師認為,沒有讓物種生命安全的環境,人類社會也無法存活,為了推動這樣的想法,他選擇到大學當老師,透過教學來灌輸下一代保育的觀念,此外,他也和新進、新營、北門、賢北、大港、宅港等國小合作,將環境教育的觀念推廣至小學

課程主題:台南埤塘濕地知多少

埤塘發展映照的嘉南平園史

嘉南平原為台灣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區,埤圳濕地星羅棋布於嘉南平原之上,像是一串串的珍珠項鍊,根據研究成果,大大小小的埤圳可供灌溉面積約78,000公頃,接續著重要的灌溉系統,幾百年來滋養無數的子民。埤塘與水圳是嘉南平原的重要地景,它不僅反映先民水利灌溉發展的過程,同時也呈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共存的例證。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,埤塘的利用方式日益式微,伴隨著不同地區水資源文化與地景也逐漸消失。為了讓台南的埤塘地景文化得以保存,特別在安平樹屋學開設這堂課,期待學員能從一口埤塘認識一個地區的發展歷史,從保存一口埤塘,進而留下一段屬於台灣的歷史文化。

安平文史學

授課時間:8/12(六)  10:00-12:00

王浩一老師

學的是數學,喜歡的是建築,醉心的是歷史,曾經從事國際貿易,現在也是工業設計人和品牌管理人。出生於南投,在嘉義讀國中、台北上高中、台南念大學,戲稱自己是島內小留學生。先在台北工作十多年,現定居台南。

熱愛穿梭在大城小鎮的街巷,紀錄各種人文歷史和生活典故。為台南城市作家、文史工作者、生活考古學家、輕歷史論述者。台南市政府珍貴老樹保護委員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諮詢委員。《美印台南》雙月刊專欄作家。高雄醫學大學「經典文化領域」通識課兼任講師。公視「浩克慢遊」文化旅遊節目,與作家劉克襄共同任主持人。

課程主題:安平老樹底下的庶民生活

常民的故事在樹下乘涼 等著人來聽

夏季的午後,三五結伴就找個遮蔭處納涼,打打牙祭、下下棋、聊天南地北,生活裡的故事盡在一棵樹下。安平的常民記憶就如大樹枝幹般,堅實又富觸感,令人回味。

bottom of page